xgkb 发表于 2018-1-12 22:38:58

发育不同的孩子对于器材的关注点不一样

发育不同的孩子对于器材的关注点不一样。下面我用具体的实例来
说明一下,在我实验之后,我发现发展不正常的孩子对于器材的反应是这是
进行练习的工具。不同的是,正常孩子觉得同样的一个器材会培养他们
的自主性。不难发现,这种不一样是很不可思议的,我开始觉得这种让孩子
自主发挥和自主进行活动的方式是可行的。
下面就一个器材为例进行详细地说明。这是一种数学用具,将一个长方
形的木条钻10个不同的小孔,对应小孔的大小打造10个小木棒,这10个
不同的小孔从左到右右依次减少一毫米。
玩法是这样的:先把插好的小木棒抽出来,然后把小木棒混成一堆,然
后让孩子们逐个还原。这个游戏是练习孩子们的视觉对大小的感觉能力。
在对发展不正常的孩子进行练习的时候,我们要示范得更详细生动一点
,在进行这个练习之前,一定要让孩子们进行一些相似的练习,然后才可
以练习这个。
跟发展不正常的孩子不一样,这些正常的孩子能直接进行这个练习了。
这个练习深受三岁左右的孩子们喜欢。
某天,一个发展不正常的孩子使用这个器具,老师要在他的旁边一直教
他各个步骤,先让他观察长方形的木条,然后把小木棒一个一个让他观察
假如他能够将所有的木棒复位,那么这个练习就可以结束了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只要有一点儿不明白,老师就要提醒他,当他
明白过来进行改正的时候,老师会发现这个孩子没有情绪波动
可是,正常的孩子反而是产生很大的好奇心并且喜欢自己动手,他们不
希望老师在旁边提醒或者纠正
在进行了多次的实验中,我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下面的结论,小孩子在
2-3岁的时候非常喜欢玩较小一点儿的器具
在这个实验中,有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当健康的孩子玩这个游戏的时
候,他们会反复确定自己插入的木棒是不是跟那些小孔吻合,他们在进行游
戏的时候注意力非常集中,并且兴致很高。
当他发现木棒与小孔之间不吻合,木棒比小孔大的时候,他会直接拿着
这根木棒去找合适的小孔,一个一个地实验。
当木棒比小孔小的时候,他会放弃这个小孔,直到他把其他的孔都插满
才会用剩下的那根木棒插进小孔中。这个器材能够让每个木棒都找到合适的
位置,同样孩子们也能够自己发现正确的插法。
在进行游戏的时候,孩子们会通过摸或者看的方法判断哪个木棒是最粗的那一个。当然,很多时候孩子们用眼睛就能判断自己是不是插错位置了,
然后他们会自己改正错误,选择对应的小孔插好。这样来看,健康的孩子们
对于这个练习的兴致真的很高。
我选择这个器具的初衷就是想让孩子自己发现哪里做错了并且自己改正
过来。如果到后来,孩子们可以熟练地把木棒插到对应的小孔中,那么他就
获得了更大的能力。对于孩子来讲,他们不会再对这个器具有兴趣了
在孩子进行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孩子能够专注地看出不同木棒之间的差
别,这种练习是对孩子比较感知的练习。
这样来看,这个器具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孩子知道不同的尺寸,也不是
让孩子能够练习到一下就插对于小孔。不然的话,我所用的器具跟福禄贝尔用
的就是一样的效果了。
假如用的是福禄贝尔的器具,那么老师在教会孩子之前要自己先学会使
用,这样才能给孩子们做正确的示范并且指出孩子们做得不对的地方。
但是,我的这个器具是不一样的,这是用来让孩子们自己练习,自己改
正不对的地方,自己学会学习。任何老师都不能让孩子进行不断的体能练习
获得想要的灵活性,只有孩子们自己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感知练习也是这
样的。当然,所有的练习都是这样的。孩子学会的东西不是老师强行灌输的
而是自己学会的。
在传统的教学中,只要老师们看到孩子们疑惑不解、不停努力,想要找
出正确的解答时,这些老师会不由自主地帮助学生指出错误。
在这样的时候,这些老师心中充满了怜惜,并且觉得去协助孩子是一种
使命感。如果这个时候有其〔他人制止这种行了为,这些老师会说孩子太辛苦等
些怜惜学生的言论,他们因协助学生解除了疑惑、改正了错误而感到自豪
和高兴。
健康的孩子能够不断进行同样的练习,可是他们之间练习的数量是不

样的。一般来说,小孩子们在做对5-6次的时候就不想再做了,可是有的小孩子能够做上20次或者更多。一次,我看到一个女生已经做好16次之多了,
所以我就让其他的小朋友歌唱来干扰她,但是她跟没有听到一样,一直重复
着自己拔出插入的动作
所以,我们的老师要具备对孩子心理的观察能力,而且也应该具备总结
有趣的活动对孩子影响时间有多久的能力。
在进行练习的时候,如果孩子能够自己进行并且从对器具的使用中改正
操作不正确的地方,这种时候,老师就当一个旁观者就行了。
在我眼中,老师不应该是教授知识的人,而应该是正确引导孩子心理发
展的人。所以说老师是需要经过一系列科学的、系统的培训的
在我的学校中,老师没有教授多少知识,相对来讲,他们就是旁观者和
记录者。老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正确引导孩子们的心理发展和锻炼他们的
体质。所以说,我总是称这些老师为辅导员
最初的时候,老师们觉得这个称呼非常不好。因为,他们没有下属,而
且要保证孩子们自主发展,老师们没有对象可以辅导
其实,在我看来,辅导不是表面上的意思,而是要对孩子们的心理和更
深层面的辅导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发育不同的孩子对于器材的关注点不一样